2023-05-10 13:24:53 来源: 工人日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3年是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年。中国科协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此届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过程具有突出价值引领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、坚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等特点。为给科技工作者减负,评选创新建设了STID(科技身份标识)平台,打造出“科技身份证”,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。
据悉,STID已部署在此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奖系统中,为申报者赋码,将来希望通过STID串联起期刊论文、奖励评价、学术交流等一系列的人才科技活动主要场景,实现信息复用功能,即科技人才在上述场景中输入STID,就可以调出和他相关的学术信息,有效提高填报的效率和质量,减轻人才负担。
同时,STID采取“无纸化提名、评审”的方式,实现候选人、提名单位纸质材料的“零报送”,让候选人和提名单位“少跑路”。
据了解,为表彰在“创新争先”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,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科技部、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了全国创新争先奖,奖励周期为3年,奖励名额为先进集体10个,奖励科技工作者团队,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;先进个人300名,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,对其中30名贡献突出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。
全国创新争先奖已于2017年和2020年开展两次评选表彰工作,一大批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、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、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、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)